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簡介
「藝術的起源,是由於人類為了要將自己所體驗到的感情,傳達給別人」~托爾斯泰。
在台灣原住民傳統社會裡,「分享」是部落族人情感的交流方式之ㄧ,也是生活態度的中心思想。在急遽的變遷中,仍有許多的原住民部落有尊嚴的、謙卑的珍惜祖先所遺留下的祭儀樂舞,這份寶貴資產足以讓年輕的原住民感到驕傲。
「原舞者」秉持著一切從「謙卑」開始,到「虛心受教」以致於後來成果的「分享」。這種行動,近乎本能,有一種無私的質素,在血脈中蠢蠢欲動,穿梭時空超越語言文化,提供一種互動的平台,牽動心靈滋養向上提昇,讓所有人發現生活是可以透過簡單的人事物體驗箇中的滋味,提升生活品質,讓「藝術生活化、生活藝術化」。
「原舞者」是由台灣各族原住民年輕人所組成,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,透過實際參與觀察整理式微中的原住民傳統歌舞,並由原住民長者「口傳相授」歌舞,在舞台上莊嚴的呈現原住民祭典精神,以充滿活力的傑出表演,促進族群的了解,豐富劇場文化。每一支舞中,都有一個故事,一個傳說,每一次的演出都謹記著族人的期盼與祖先的叮嚀----
多年來,「原舞者」在台灣北、中、南奔波演出數百場,並獲選為最受民間肯定的「吳三連文藝獎」藝術類得主。連續多年獲選為文建會傑出演藝團隊。「原舞者」足跡遍及歐美、亞洲數國,除了積極參與國際性文化交流活動,亦透過藝術節的參與、觀摩,學習各國傳統文化的保存及如何以傳統素材呈現於世界舞台。
為了永續經營朝向多元發展的可能,也為了爭取更寬廣的生存空間,在長時間的努力及各界朋友的協助下,終於在九十年六月十三日召開董事會,正式成立『財團法人原舞者文化藝術基金會』。基金會宗旨為辦理原理原住民樂舞、文化藝術研究及有關活動之推廣,期望藉由基金會的運作推動原住民文化藝術產業發展,再造原住民樂舞文化藝術發展的另一次高峰。
2007年初,走過十五年的「原舞者」進駐部落。這不是一種撤退的方式,而是再一次回到原住民文化母體裡吸取養分,也是邁向劇場的另一條路。藉此「建立更為國際化與專業之形象」以及「更生活化、更貼近民眾的環境劇場」。
我們期望建構出「無建築的劇場空間」體現真正的「分享」環境。讓人可以藉由簡單的方式在生活當中與藝術結合。藝術生活化自然而然地把觀賞者攏入愉悅的氛圍中;貼近藝術讓人感官舒活、觸角敏銳,以生活藝術的態度,翻新一成不變的生命窠臼。
我們自我期許「原舞者」可以是專業的演藝團隊,同時也是原住民樂舞文化傳承的重要機構。在台灣多元族群、多元文化環境裡盡一己之責,「原舞者」將珍惜每一次演出機會與資源,藉以豐富台灣表演藝術生態的實質內涵,並增進不同族群間的相互瞭解與欣賞。我們衷心地期盼將來能有更多原住民年輕人加入,「原舞者」永遠是一個不分族群的大家庭,繼續在花蓮的新家彼此歡喜相遇、相知而相惜。
※ 紐約時報舞評:
「古老福爾摩沙之儀式,帶來旋轉與掌聲之舞」
※ 紐約時報藝術版舞評:
「這個團體具權威性、單純質樸、散發人性光輝的演出使得汽車喇叭聲、談話聲和飛機掠過的繁忙城市天空都黯然隱退了。」
※ BACK STAGE雜誌:
「近一個小時的演出,觀眾盡情的、完全的接受原舞者的演出」
※ VILLAGE VOICE(村聲報):
「舞蹈表現簡樸充滿敬意,